自2025年3月10日起,尼日利亚《卫报》《先锋报》《今日报》《太阳报》《国民报》《非中经济杂志》《财经报道》等当地主流媒体和《西非统一商报》《西非华声报》《西非华文报》等华文媒体陆续刊登驻拉各斯总领事严宇清署名文章《中国外长王毅:中非从来都是命运与共的好朋友、好伙伴、好兄弟》,宣介两会特别是王毅外长记者会内容。全文如下:
2025年3月7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深情回顾中非关系发展历程,强调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与共的好朋友、好伙伴、好兄弟。在习近平主席和非方领导人共同引领下,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,中国与非洲所有建交国实现了战略伙伴关系“全覆盖”,中非命运共同体定位提升到“全天候”层级。中国与尼日利亚作为非洲大陆的重要合作伙伴,始终以务实行动诠释着“肝胆相照、守望相助”的深厚情谊。站在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的历史节点,中尼两国正以更紧密的协作,为双边关系及非洲发展注入蓬勃动力。
一、中非合作成果丰硕:数据见证共赢之路
过去25年间,中非合作以“真金白银”和“实实在在”赢得广泛赞誉。中方累计帮助非洲新建和升级近10万公里公路、超过1万公里铁路,仅过去3年就为非洲创造超110万个就业岗位。据中国海关统计,2024年,中国对非洲进出口贸易额突破2.1万亿元人民币(约2800亿美元),同比增长6.1%,较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初期增长逾24倍,年均增长14.2%。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、民生福祉持续提升的真实写照。正如王毅外长所言:“中非合作让非洲兄弟姐妹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有实惠”。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,为中尼关系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中尼携手同行:各领域合作开花结果
作为中非合作的重要支点,中尼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、经贸往来、人文交流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。
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。务实合作一直是中尼关系的推进器,莱基深水港、四大航站楼等一系列重大工程,不仅深刻改变了尼日利亚朋友的生活起居,也是中尼敢当中非合作“排头兵”的生动见证。2023年1月,中国企业承建的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项目正式通车运营,成为西非首条电气化轻轨,2024年3月,中国企业在拉各斯建设的第二条轻轨项目投入使用,已显著改变了拉各斯人的出行方式。
经贸合作提质增效。2024年底,中国人民银行与尼日利亚中央银行续签了150亿元人民币/32800亿尼日利亚奈拉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,有效期三年,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;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卡卡铁路项目发放首笔贷款2.45亿欧元;奥贡自贸区吸引超140家中资企业入驻,成为西非经济自由区标杆;中尼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,尼日利亚花生、芝麻、腰果等特色产品走进中国市场。
人文纽带愈加紧密。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。中尼各界友人共迎新年到来、共享端午情谊、共赏中秋明月、共庆两国华诞。华星艺术团的尼日利亚演员们表演舞龙、舞狮、功夫、腰鼓以及约鲁巴-伊博-豪萨三大民族舞等中尼特色节目,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生动展现中尼文化交融互鉴,夯实了共建中尼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。
三、共筑未来愿景:中尼合作再启新程
“非洲是21世纪的希望热土,没有非洲的现代化,就没有世界现代化。”王毅外长强调:“2025年是落实北京峰会成果开局之年,我们愿按照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“十大伙伴行动”,助力非洲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,落实100%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,培育数字、绿色、人工智能等新增长点,推进1000个小而美惠民生项目,加强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,提升非洲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。”
“独行快,众行远。”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,指引着双方携手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昂首阔步、不断前进。展望未来,中尼作为命运共同体成员,将继续以平等相待、互利共赢的精神携手前行,持续深化工业农业现代化、数字创新、人工智能、绿色环保等各领域务实合作。中尼两国将以中非合作论坛为平台,以人民福祉为纽带,共同书写新时代友好新篇章。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中尼关系必将迈向更高水平,为非洲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!